客户端
举报
跟帖评论自律承诺
首页 ›› 内江本地

内江牌楼街道:闲置地块不再“闲”,建停车场成“香饽饽”

时间:2024-04-24 17:43:12 来源:i内江


最近,市中区牌楼街道庙儿山社区党委副书记付钰对社区搞出的“新名堂”十分满意。


庙儿山社区,一个纯居民小区,0.4平方公里,住着1万多人,人口密集之处竟没有一个公共停车场,车辆乱停乱放是社区治理的突出问题,这个现象持续多年。


今年1月,通过开展零星地块处置利用工作,腾飞路停车场投入使用,2.4亩、36个车位,极大程度缓解了停车难问题。


“这里原本是块杂草丛生的空地,环境脏乱差。”付钰介绍,这里改建成停车场,不仅解决了停车乱象,也彻底清除了这个环境卫生的“顽渍”。一举两得,让群众拍手称赞。


从一域观全局


将目光从庙儿山放大到整个牌楼街道。


如果以年龄来计算,牌楼街道算得上是一名“老者”,是内江老旧小区相对集中的区域。房屋普遍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通道狭窄,约4.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,常住和流动人口达10万人。随着社会发展,这位“老人”的机能已经完全跟不上居民的生活需求。


综合分析,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停车问题。



2023年,街道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,集中拉网摸排,清理出零星空闲土地8处、24.8亩,其中棚改遗留空闲土地6处、长期荒地1处、居民小区空闲土地1处,面积最大的8.7亩、最小的1.2亩。


面积小、异形、分散,是空闲地块的最大特点。怎么用?牌楼街道先后召开院坝会、现场会商会等10余次征求周边群众意见,本着方便群众生活原则,建议修建停车场、公园或休闲活动场地等的呼声最大。


最终综合考虑群众意见建议,结合当前土地实际,以及城市建设长远规划等情况,确定辖区内7处零星空闲土地用于建设停车场、1处用于建设休闲活动场地。


花小钱办大事


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,几个停车场的修建花钱并不多,但是解决了大问题。


怎么做到的?据牌楼街道工作人员于廷龙介绍,主要方法就是采取多种模式整合资金,比如,对资金投入大的腾飞路停车场,就争取财政资金来建设;对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实验幼儿园停车场,就争取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来建设;临江4队停车场的场地硬化,是争取国企公司来建;对资金投入较少和仅需配齐基础设施的环城路二巷停车场、康盛路5号停车场和东站转盘停车场,就由相关社区投入资金建设……



目前,牌楼街道已盘活零星空闲土地6处、10.2亩,建成停车场6个(腾飞路停车场、临江4队停车场、康盛路 5 号停车、环城路二巷停车场、实验幼儿园停车场、东站转盘停车场),提供停车位267个,合计只花了90余万元。


社区经济初现雏形


社区经济是一种高效的基层治理管理模式,牌楼街道因零星闲置地块的利用破了题,其中涉及停车场怎么管理,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。


“根据停车场地理位置、需求情况等确定亲民收费标准,收费普遍低于市场价格。”于廷龙告诉记者,每一个社区都成立了物业服务公司,由社区书记、副书记或副主任担任法人,实现辖区内由零星空闲土地建成的停车场自管自治。


停车场产生的收益,直接存入社区物业服务公司基本账户。相关社区党组织每季度研究制定收益使用计划,报送街道党工委审议通过后,方能使用。


经测算,牌楼街道6个停车场年收入可达40万元,其中收益最高的腾飞路停车场可达11万元/年,收益最低的实验幼儿园停车场可达4万元/年。随着停车场陆续建成投用,截至2023年底已实现收益25.4万元。



记者从牌楼街道获悉,牌楼街道坚持“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”,停车场收益主要用于社区服务供给——


在建设社区阵地方面,投入3万元开展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,增设亲民便民设施,完善社区阵地功能布局;投入1.5万元开展实用培训、文化娱乐、政策宣讲等服务活动40余次,惠及群众4200余人。


在提升基础设施方面,投入6万元整治污水管道、化粪池、路面等20余处,整治堡坎垮塌、危树倾倒等安全隐患20余处,增设残疾人无障碍改造、健身器材、休闲桌椅等基础设施。


在维护环境卫生方面,投入3万余元整治环境问题突出点位,同时聘用困难群众10人定期开展楼道院落、农贸市场、背街小巷等清扫。


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,入户走访低保、残疾、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众30余人次,帮助解决困难和诉求80余件,提供慰问帮扶1.2万余元……


“以前用一分钱都要向街道打申请,有时很久才能批下来。”付钰坦言兜里无钱的尴尬,如今社区有收益了,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些小事就能很快解决,社区居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。


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与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,承担着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责任,承载着广大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。现代社区建设背景下,社区既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,也要统筹发展集体经济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、多层次服务需求。


零星闲置地块的再利用,是牌楼街道结合老旧小区特性盘活闲置资源的一种创新,同时解决了社区造血、自治、管理等多项问题,改变以往“向上要”“等安排”的被动局面,激发了社区的内生动力。

记者:兰萍
编辑:唐中明
评论
川预审P4FD-R04F-062D-80J0号 |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|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| 川新备 06-090011 | 蜀ICP备08002296号 |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
@ 2005 - 2022 www.scnj.tv     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    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链接 | 电话 0832-2119960 | 邮箱 sc-njtv@qq.com